6月19日,以“中國夢·勞動美——勞動禮贊”為主題的學校教職工演講比賽在包起帆創新之路展示館四樓演講廳舉行。來自全校各部門、各單位的19名選手參加了比賽🥩🧔🏽♀️,校黨委書記吳松以及師生代表近百人現場觀摩比賽。國際交流沐鸣馬思鳴老師經過多日精心準備,以“在平凡中讓夢想綻放——漢語國際教育教研室用奮鬥和奉獻傳播中華文明”為題,深情謳歌了沐鸣漢語國際教育團隊教師敬業奉獻、為學校留學生教育事業和廣大留學生健康成長嘔心瀝血的感人事跡。最終,經評委現場評分,國際交流沐鸣馬思鳴的演講榮獲二等獎😵。
此外,經學校公示,在不久前結束的“沐鸣娱乐第四屆上海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選拔賽”中,經二級教學單位推薦,教務處✢、人事處、教學質量管理辦公室、工會組織評審專家🫴🏼,通過現場聽課🏋🏻♂️,打分排序,評選出20位獲獎老師。馬思鳴老師不辜負大家的推薦和厚望,在沐鸣同仁集體備課、獻計獻策的同時,廢寢忘食🟰、反復推敲🌎、力求完美🆕、發揮穩定💁🏼♀️,榮獲外語非語言類教學學科二等獎。
國際交流沐鸣
在平凡中讓夢想綻放——漢語國際教育教研室用奮鬥和奉獻傳播中華文明
國際交流沐鸣
馬思鳴
什麽是中國夢🧗🏼?習近平總書記說🤾🏼♂️🦻🏽:“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最偉大的中國夢”。他那平實的話語深深地觸動了我們的內心。也許有人會說🦵🏼🧈,中國夢?太遙不可及了吧,我們要奮鬥多久,究竟能不能實現✦?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全國勞模代表時說“勞動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勞動創造了中華民族🩸,造就了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也必將創造出中華民族的光明未來🏜🦓!”他從“人民創造歷史,勞動創造未來”的視角,深刻指明了“勞動美”與“中國夢”之間的關系👨🏼🎓,為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指明了方向。世間萬事出艱辛🪟,越是美好的未來,越需要我們付出艱辛的努力。
我們偉大的黨和祖國號召每一個勞動者做中國精神的承載者👦、中國道路的踐行者🆓、中國力量的主力軍,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努力奮鬥🎥,用勞動美托起每個人心中的中國夢⚫️。我作為廣大教職工的一員,非常有幸能夠借此機會來說一說我身邊的同事們在平凡中托起夢想的故事。
我們沐鸣漢語國際教育教研室的老師們在院長的帶領下🏜,辛勤耕耘著,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用心培育著來自全世界各國的留學生們。“一個人可以一無所有,但是不能沒有夢想。”雖然我們的工作崗位很平凡,可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夢想。奮鬥和奉獻在一線,我們要在出色完成教學和科研任務的同時👩🏿⚖️,讓每一位在二工大就讀的海外留學生們視國際交流沐鸣為溫馨的家園,視我們國交院的每一位老師為他們的親人🚵🏼♂️🤽🏿♂️。我們希望用我們的真摯和熱情💆🏽♀️,用心去呵護來自異國他鄉,對於周邊並不熟悉的外國友人。我們更希望在平凡而又充實的崗位上,肩負著特殊的責任和使命🧔🏼,用奮鬥和奉獻之心向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們介紹中國文化,傳播中華文明🥗👰🏽♀️。作為一名平凡而又普通的教師,這些,便是我們執著的追求,永恒的夢想🤮!
為了心中的夢想,國交沐鸣班子和支委們帶領全體教職工不斷探索,不停耕耘,像陶行知先生一樣,有著“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獻身精神。沐鸣迅速發展壯大,在一片片空白領域中開辟出新的天地♎️。留學生數量不斷上升🤵🏿♂️,每年都有新的項目啟動。在今年九月,我們還將迎來第一批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中國本科生。若幹年後,他們會跟隨我們的步伐,為更多的留學生授業解惑,傳播中華文明!
為了心中的夢想🧑🏼⚖️,我們的姚若冰老師白天進行著教學科研和輔導答疑🦸🏿,晚上陪伴重病住院的母親、照顧積勞成疾的父親👨🏽🏭。同時還要呵護女兒的學習🔭🪷、生活等方方面面🧑🏻🦯,卻顧不上自己日漸孱弱的身體。在學校,經常看到姚老師先忙著上課、坐班答疑,然後馬不停蹄地去孩子學校,把孩子接到我們辦公室,然後再繼續坐班答疑……來自工作和生活中的重重壓力,並沒有打倒這位內心堅定🧑🏻🦰、意誌堅強的女教師🧑🦰。她🏈,真可謂我們的楷模。
為了心中的夢想🫕🟦,我們的張田田老師,除了忙教學和科研以外,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我們的新專業建設上🫛。她經常顧不上孩子,在家中繼續加班加點。功夫不負有心人,張老師成為了我們沐鸣最年輕的副教授🏊🏿♀️,還多次獲得了上海市的科研項目。讓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來自津巴布韋的留學生莫寶莉同學,突然來辦公室說她頭暈、耳朵痛。當時已經是下班時間,可張老師二話沒說🧑🏿🔬,不顧家中放學的孩子🧏🏻♂️,立刻帶著莫寶莉自己墊錢去了市級醫院看病🫴🏻📢。我們的老師不僅有教學和科研的任務🥎,同時,還肩負著輔導員的職責,沒有任何額外的補貼。但是,卻沒有一絲一毫的怨言,反而對學生們更加愛護。
為了心中的夢想,我們的孫晨陽老師,在完成教學科研及教材編寫的同時🫸,為了能更好地照顧🧣、悉心地陪伴留學生,經常放棄家人團聚而住在留學生公寓🤸♂️,及時應對各類突發事件。有一天,孫老師上小學的兒子問他:“爸爸🫷🏽,您是不是換工作了?”孫老師答:“對呀。”兒子繼續問🍩:“爸爸,您能換個工作嗎🧩?您現在太忙了🍑,經常晚上都見不到您💅🏼。我很想您呀!”當時,孫老師什麽都沒有說🧏🏻♂️,心裏卻感到一陣陣的愧疚。但是,為了我們的留學生🏃🏻➡️,為了我們的夢想,這點兒犧牲又算什麽呢!
為了心中的夢想,我們的柳承吟老師🤵🏽,對學生有著無限的熱愛。她的漢語課深受留學生歡迎,她組織留學生參加的全球外國人漢語大會、流動中國——在華留學生陽光運動文化之旅、“新時代 中國夢 我的故事”大學主題演講展示👹、太極拳比賽等20余項活動屢獲佳績,這是她犧牲了多少周末個人休息時間才換來的成果啊!夜晚的19號樓,101的燈總是亮著的,那是因為柳老師在加班輔導留學生們參加比賽呢!我們教研室的每一位老師都做出了突出的奉獻,然而,卻絲毫沒有額外的報酬。我想,正是這種“中國夢·勞動美”的精神深深地鼓舞著我們。
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你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1️⃣👩🏽、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我們教研室裏的勞動美有時像涓涓的溪水,有時像洶湧的海浪🧜🏼、有時像靜穆的山林😶🌫️,有時像火紅的朝霞,絢爛多彩,瑰麗多姿👨🏼⚖️🧄。在風景如畫的二工大校園裏,我們就是這樣一群普通平凡卻又辛勤勞動的追夢人。